十年花开,世外桃源——一场书经之旅
作为一位书龄不长却一直痴迷于古籍的人,这一天来得太意外也太突然,仿佛是命运的怜悯,将我拉到了一个熟悉却陌生的世界,一个浅浅的门口,一个细细的过道,一扇古旧的门。
门上黑漆漆的,只是有一个镶着金边的铁环。推开后面的木桶门便是一片红色的世界,一片闪着金光的桃花林,远处有两行书塾,一个人默然执笔,另一个人在微笑地端着茶盘,温暖的茶气弥漫在纸香和桃香之中。咦,这是哪里呢?是世外桃园吗?
虽然这个地方有点不可思议,但这些细节都谈不上郁闷、失望或者怀疑之,反倒是一见钟情。于是,我就开始了我在这个世界的旅行。
上学的第一天,我带着激动和不安的心情走进了书塾,这是一个由三派并驾齐驱的书塾,以《诗经》、《论语》和《史记》为三大门派的总纲。一开始的内容比较浅显,老师和同学们也非常友善,慢慢地我就跟上来了,开始有些享受这种轻松自由的阅读和思考。
然而,很快我就感受到了阅读与思考的疲乏,因为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从古代的文字和思想中得到进一步的启迪,并考虑如何将其与现代问题联系。这个过程既像一场自我审视,又像一次思维上的狂欢,它并不只是学习,而是一种心灵之旅。
书经确实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充满智慧、情感和启示。阅读他们,我们被文字和思想所感染,被它们的气质所打动。在这个书经之旅中,有时我们会被某一篇文章所吸引,有时我们会被某一位作者所牢牢抓住。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切入对门派总纲之外的深度阅读,逐渐培养出自己对某种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是一场非常有趣的旅行,因为我们不了解目的地,所以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会在下一个地方发生。
在我行走的日子里,能够读到属于自己的书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书经之中,有很多让人感到讽刺的地方:有的章节非常流畅,有的却像嘴里含了一大坨棉花,有的作者明显对自己写的东西投入了非常少的时间,而有的则非常认真地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我们。这种多样性似乎让书经更加有趣。
回顾这十年的笔墨,我读了《钦定资治通鉴》、《青囊经》、《亲友歌》、《孟子》、《左传》、《玉篇》、《竹枝词》、《千家诗》、《古今谟》、《草木丛谈》、《儒家书状》、《史记》、《国史大纲》,还有一部分因时代变迁故已经难于覆盖:《春秋左传》、《论语》、《孙子兵法》,以及《文子》、《墨子》、《周易》、《易传》。
我醉心于繁体的字义、古典的音韵、文字之间的光谱效应,还有最细微的感受、对自己灵魂的反思。虽然这些经历和感受多少因人而异,但那些书经里的智慧,绝对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这些对话和难题,都能够贯穿时间,将我们带回到了古代,让我们在其中深思、在其中穿行。
阅读让人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让我们尝试去理解、去认知、去接受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阅读可以带我们去思考关于生命的意义以及我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它可以让我们回归到自己的内心深处。
书经里有很多壮美的文字,它们游离于时间之外,有诗情画意的抒发,以及思想诗人的反思与探究。也有一些简洁而有力的铁锈句,最能反映出极致的古人智慧。这些文字不但在那个时代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在后世影响了一代代的读者,也成为了后人对历史的研究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些文字中需要有敏感、有感性、有理性和对人性的洞察力。每个人的滤镜和独特感受,会让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思考和想法,这个旅程、这个世界,从始至终都会是纯净的、美好的,这场书经之旅的满足感和价值,绝对不止于音律之美、文艺之趣和知识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