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围绕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探索,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改革的核心目的是进一步推动税制改革,优化税收体系,提升税收征管效率,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多赢局面。本文将从税收管理机构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后续改革举措的必要性和推进措施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税收管理机构历史与现状
我国税收管理机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的“财政部税务局”,此后的几经变革,直到1998年,我国国税地税两项税收管理体制分别成立,负责各自的税收收征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税制、提高税负公平等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税收管理机构的改革再次被提上议程。
在现有税制体系下,国税地税的征管职能并存,存在如下问题:
1.征收效率低下。相互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尤其是对涉及跨行政区域单位的纳税人进行征收时,往往遇到行政权限划分问题,导致税收征缴效率低下。
2.征收数据分析难。由于国地税分立,存在彼此之间数据和信息的隔离,同时双方采用的征管手段也不相同,使得税收征管监管的精细度不高,数据分析效果不佳。
3.信息闭塞。国税和地税的征管手段、信息系统均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长期以来,信息孤岛现象一直是制约税收管理的一个瓶颈。
为优化税收征管效率,顺应信息化及时代发展,进行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后续改革举措的必要性
为加强税收征管,改革的核心是优化资源,提高效率,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征收效率。当前的税制改革思路是以减税和优化税制为主,后续改革需要以国地税合并为主线实现征收职能的统一,集中力量加大征收力度,进一步提高征收工作效率,推进税收优势态势,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2.加强协同管理。从信息化整合到征收能力共建,数据共享,改革的核心目的是优化管理结构。比如通过整合征管信息系统,打通信息流通道,提高业务流转效率,加强数据分析能力,推进纳税人等单位随时随地便捷办税。
3.推进税收机制改革。税收机制改革一直是长期的规划目标之一,前期改革的核心聚焦于国与地之间的融合,随后需要实现税收来源和机制优化,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结构,推动财税体制整合,建立合理有效的税收制度。
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一方面,当前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各地重点推进的任务,需要进一步推动纳税人办税便捷化,实现一站式便捷征缴服务。另一方面,税收征管机构整合的核心在于业务整合和人员调整,必须要建立拥有各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效的税收征管队伍。
1.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税务部门需要主动发挥为企业服务的优势,根据纳税人需求定位服务职能,在提高服务质量和税务专业知识方面,加强对纳税人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通过对所属税务机关和员工的考核,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的服务质量和税务征收效率,以此推广去行政化,强化廉洁合规。
2.优化服务模式。优化征收服务模式是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核心之一,应当实现纳税人信贷评估便捷化、办税指南列表化、税收减免申请网上化等,进一步降低纳税人负担。在征收服务上,国地税要实现信息共享,方便纳税人快速办税。
3.人才培训。为保障改革顺利实施,税务部门需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配备合适的人员和器材,提高操作技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在业务技能和技术储备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
总结
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必须要推进的一项重大任务。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优化税收征管的效率,提高税收征管的协同管理能力,以期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推进税制改革,优化税收制度等。税收机制的改革将伴随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为稳定我国经济提供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一个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