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新人类》——《春秋》的传承教育
《春秋》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这部充满史料的文献为后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亦或者古代人物的传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及影响。《春秋》的创作始于周朝,跨度约为250年,收录了这段时期发生的诸多大事小情,甚至还细致地记载了当时国家的官职任命、古代语言、习俗礼仪等等。
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媒体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可以使我们获得海量信息,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在这种生态下,传统文化如何与新媒体结合,其教育价值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来源,又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百度成为每个人了解知识的基础,而新媒体,更是丰富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传统文化得以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就比如说,“百家讲坛”中的《春秋》系列就将传统文化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以期让更多的人爱上、学习、传播中华文化。此外,视频中的艺术形式和文献资料的结合,让声像、文字密不可分,让传统文化更加立体、更加有感染力。
其次,新媒体更让交流传播变得容易。在新媒体的世界里,不再仅仅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单向沟通,而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互动性。不难发现,以“春秋”为主题的博客或微信公众号,大部分都生成了社群,通过网络交流,收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传播。与此相伴随的还有知识交换和接纳不同意见的表达。更何况,这些博主或公众号乃至名家名师,都对“春秋”有着深厚的研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解,这些内容无疑是学习“春秋”的宝贵资源。
再者,新媒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更为直观生动呈现文化内涵。用新媒体让传统文化更具有艺术效果是一种创新,能够更直观生动地呈现文化的内涵,并且使传统文化更加接近大众。让我们以微信公众号专栏:用词的魅力(微信号:yongcui774)中介绍孔子语录为例,他的介绍更像是聊天,他通过插图、贴上电影剪辑、配上声效、用带有照片的语句提供文化知识,并用简单易懂的话语带大家一起欣赏,为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最后,新媒体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加可及。新媒体带有互联性,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彰显,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很多分享社群如微信群、QQ群等,以及线下讲座和活动都面向广泛的民众,公开、多元、免费,使更多人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干货满满的分享可以帮助大家学习、领悟、感受中华文明的内涵与精髓。
总之,新媒体正成为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方式,“春秋”等经典在新媒体时代能够通过网络、视频、图文等形式为人们呈现更生动更有意义的知识画卷。更重要的是,新媒体将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既是向传统文化致敬的一份敬意,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