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行为发生在新商标法实施以前的处理方法
商标是企业进行商品竞争的重要工具,商标的合法使用对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形象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商标的使用也存在着商标侵权这一问题,如何处理商标侵权行为是企业及相关主管部门需要面对的难题。
在新商标法实施以前,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主要遵循旧商标法的规定。旧商标法规定商标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侵犯商标专用权和商业贿赂两种类型,对这些侵权行为的处罚主要分为民事和刑事两种处理方式。
在民事方面,侵权行为被认为是侵犯商标专用权,商标所有人可以依据旧商标法相关规定进行诉讼,要求侵权方停止侵犯专用权的行为,并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商标专用权的诉讼程序包括先行登记救济程序、一般诉讼程序等,商标所有人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诉讼程序。
在刑事方面,侵权行为触犯商业贿赂罪,商标权人可以向海关、公安等部门报案,如海关发现侵权商品进出口时,可以扣押、查封或者销毁相关商品;公安机关可以对商业贿赂进行立案调查,如情节严重,依据旧商标法第七十五条相关规定,可以追究商业贿赂者的刑事责任。
以上是旧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处理方式,但是该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严厉,依靠商标所有人自行起诉存在诉讼成本高、时间长等问题,不能有效遏制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商标专用权,维护商业秩序,新商标法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新商标法在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方面,主要优化民事行政诉讼程序,强化刑事打击力度,提高商标侵权行为的赔偿额度等。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在民事方面,新商标法提出了对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商标审查中心的民事行政诉讼权限,简化了商标诉讼程序,提高了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效力。同时,新商标法进一步规定商标侵权行为的经济赔偿额度受到了严格的限定,将原来的500万元调整为500万元以下,并补充了惩罚性赔偿机制,要求商标侵权方必须进行惩罚性赔偿;商标所有人若主张恶意侵权,还可以依据新法规定请求法院提高经济赔偿的上限。
在刑事方面,新商标法实施后,商标侵权行为将被认定为“犯罪”,增加了相关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的力度。例如,对于非法出售商标侵权商品的经营者,根据新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相关规定,将被处以拘留或者罚款等惩罚,并强制销毁相关商品;对于制造假冒伪劣品的生产经营者,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商标侵权行为是企业在经济竞争中的常见问题,这也是商标维权的一部分。在新商标法实施以前,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方式主要遵循旧商标法的规定,包括民事和刑事两种方式。新法则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优化了商标诉讼程序、提高了赔偿上限、增加了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力度,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更加强劲。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商标侵权行为的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