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发到应用,探究中国机械设备工程的发展历程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是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涉及机械、电子、控制、传感、信息等多学科领域,通过科学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维修等多个环节,为实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提供关键性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将从研发到应用,逐一探究中国机械设备工程的发展历程。
一、研发阶段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的起步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受到苏联等国家科技成果的影响,国内开始自主研发机械设备。在精密加工领域,J13数控立式车床作为我国机床制造的开端,被誉为“天然转轴床”,有效提高了我国机床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1980年代初,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机械设备工程也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自主创新成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机械工程师将全身心投入到对高精度机械加工、装备制造、自动化控制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中。
二、制造阶段
1990年代初是我国机械制造的高峰期,机械科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CNC技术的进入,提高了机械加工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工业品质。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发明更多的新技术,包括弧形齿轮加工技术、粉末冶金技术、高效能加工、新材料、新工艺等,机械制造业从高精密到大型化向高集成、低能耗的方向迈进。
同时,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中国机械制造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制造水平,扩大产能,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因此,企业和研究机构先后建立了大规模的机械制造基地和机械生产线,形成了一个新的规模化机械制造行业。
三、应用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球经济市场。在全球环境下,我国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其中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起到了核心作用。在国内方面,森迪公司利用机械制造精度高的优势,承担了国内高速列车转向架的研发任务;东风汽车公司、一汽红旗公司,在整车制造中采用了机械制造技术,使得汽车制造的效率大大提高。再如,我国的核电工程,其核心设备如压力容器和柏林发电机组,均由我国机械设备工程公司承担制造,完成了电力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壮举。
同时,我国机械制造业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据透露,2018年,中国设备工程行业的出口额高达150亿美元,出口量达到2.3万台,出口目的地包括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经济战略,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机械设备工程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也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地位;另一方面,为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高品质、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机械设备。
总部在德国的全球科技领先企业西门子,将中国机械设备工程描述为“研发跨度超大,制造能力超强,世界先进技术跟踪迅速,中国机械设备工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制造产业领域。”
四、结语
机械设备工程的发展,源于自主创新,成果得以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中国机械设备工程正处于加速发展中,创新驱动成为了新的发展模式。未来,如何在全球领先的机械设备工程制造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机械制造业所关注的课题,我相信,在中国机械设备工程从研发到应用的几个关键阶段的努力下,这个行业必然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